Navigation menu
十年前,美的斥资12亿真金白银押宝小米,希望这家互联网初创公司能够将传统家电“跃”入智能时代。十年后,美的清算小米股份,套现近20亿。方洪波总裁坦言:“我们准备了一份超过10万字的小米研究报告。”曾经的“黄金搭档”如今已经分道扬镳。这不是爱情上的分手,而是商界最赤裸裸的真相。没有永远的盟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
乍一看,这是一次体面的送别。雷军说,“让我们互相学习”,方洪波说,“小米带来了活力”。但仔细一看,却全都是剑光剑影。最初的合作是基于互补性。小米缺制造,美的缺流量。小米要生态,美的要年轻。答:多家公司各取所需,联手讲述“智能家居”的精彩故事。然而,随着故事的进展,主角发生了变化,小米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平台,该公司自主生产空调、冰箱、洗衣机,单次销量数百万台,市场份额接近前三。
你认为我是你的环保伙伴,但我却成了你的敌人。就好像你雇了一个装修队,然后对方利用你房子的位置,翻转了,在隔壁盖了同样的楼,然后卖得比你还低。谁不惊慌?美人自然惊慌失措。但方洪波最好的地方就是,他没有谩骂,没有封杀,而且冷静得快要冷了。 “我们研究了数十万个有关小米的单词。”这不是嫉妒,而是惊讶。我们不抱怨,我们正在为战争做准备。传统大企业终于明白,互联网企业的存在不是为了“赋能”;它们的存在是为了“采取 j观察员。”
更讽刺的是,小米的重点是传统家电、效率和用户。它利用了最痛苦的感知弱点。从审美上来说,有工厂、有技术、有供应链几十年的积累,只是年轻人不知道。小米空调售价1799,网上下单第二天就能收到。也可以在评论区与产品经理讨论。这种“参与感”是老品牌买不到的,无论他们在广告上花费多少亿。于是,一场不对称的战争开始了。一方面是传统巨头,资产大、期限长、依赖渠道生存。另一方面是轻资产、快速迭代、数据驱动的互联网新势力。
战场不在车间,而是在直播间、小红书和年轻人的购物车里。有趣的是,这场战斗并没有以双输的局面结束。 2024年,小米空调销量增长50%,美的市场份额也增长2.36%。这意味着什么?市场不是零和游戏,而是一个由新玩家激活的增量池。小米正在吸引年轻人回归消费电子消费,美的则顺势更新产品、优化服务。消费者赢了,行业生存了,只有输者输了。但不要被“良性竞争”这个肤浅的说法所迷惑。
美的排除小米,根本不用担心,只是“正常的投资操作”那么简单。资本关系破裂的背后,是战略信任的崩溃。如果你的合作伙伴构成了最大的威胁,继续持有股票将会引起问题。就算有一天小米利用生态链降价,美的也不会反抗。黄洪波的一句话“你是哪个家族的”想开除?”看似玩笑,实则警告。小米的野心写在PPT里。3年时间,小米成为各大消费电子产品的领头羊,10年时间,跻身今年汽车前5强……但现实是,颠覆者往往高估了自己的速度,低估了行业壁垒。
空调不是手机,冰箱不是耳机。大家电的特点是可靠性、售后网络和安装。我们正在竞争安置。这些恰恰是互联网上最难思考的问题。美的的反击比“小米研究”被动得多。该公司已经开始悄悄转变方向,专注于ToB业务,向海外扩张,提升产业技术,甚至将机器人业务发展成为全球领先者。真正的巨人从来不会挂在树上。回顾过去10年的争论,最有趣的是双方的态度。小米依然家喻户晓,喊着“物有所值”、“感动人心”。美的先生很保守,只谈财务报告。一是梦想,二是筑墙。这可能是新旧业务逻辑的根本区别。
未来家电战场将更加激烈。 IA、物联网、能源管理……科技浪潮一波又一波,如果我们自满,谁也无法生存。美的和小米的故事表明,合作可能始于理想,但最终却以现实告终。竞争不一定是生死攸关的事情,但我们必须全力以赴。那么消费者呢?不管你和谁分手,空调冷,冰箱省电,价格实惠,你就会继续订。毕竟,在商业世界中,只有好的产品才能做到不要让我们失望。